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专题 > 城市更新行动进行时 > 城镇老旧小区 > 改造案例
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推介VI——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类
2024-05-30  09:46    来源:规划中国公众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分类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累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2024年1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第一批8类共28个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现将逐类推介具体内容。本期推送第六类: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案例,欢迎分享。

图片

  海报制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新分院.

案例15

广东省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搭建基础平台,汇聚多源数据,打造“CIM+”产业体系

  2019年6月,广州市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开展CIM平台建设工作。2021年7月,广州市CIM平台正式发布。该项目累计投入约1.2亿元,以制定CIM标准体系、构建超大城市数字底板、开发CIM基础平台、开展“CIM+”应用为主线,搭建全市城市建设一张三维底图,并开展“CIM+工改”、“CIM+智慧工地”等多项应用探索,城市智慧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1. 搭建高效的CIM基础平台。研发高效CIM数据引擎、CIM轻量化渲染等技术,搭建了涵盖BIM轻量化功能、CIM数据引擎、数据管理子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等智能化CIM基础平台,实现城市尺度、街区尺度和建筑构件尺度多源异构数据的实时融合表达。

图片

  2. 汇聚多源数据。构建了全市域7400多平方公里三维地形地貌和城市建筑白模,重点区域1300平方公里三维现状模型和1900余个BIM单体,汇聚地下管线、房屋建筑等数据,形成包含26个部门的信息共享目录,推动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网感知数据等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图片

  3. 打造“CIM+”产业体系。开展城市更新应用、智慧琶洲“规设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综合应用示范,培育基于CIM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应用产业三大类产业链。以广州设计之都二期和黄埔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为领建园区,拓展4个关联园区,打造广州市“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2+4”产业版图。

图片

案例16

上海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一网统管”建设项目

——集成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指挥体系,科技赋能城市治理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上海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市合作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框架协议精神,不断升级网格“矩阵”,为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新路径。

  2005年4月,上海市开始探索城市网格化管理路径,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完善,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从一种创新的工作模式发展成用于支撑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平台之一,形成集管理体制、管理标准、管理平台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指挥体系。

图片

  1. 建立三级指挥平台。依托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理念,开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系统功能,在市级平台夯实技术规范、监督考核和协调指挥,区级平台统筹资源和区域协同,街镇平台强调快速发现和高效处置。

图片

  2. 科技赋能城市治理。围绕城市治理“一张网”的总要求,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2.3万余套传感设备和近25万路视频的实时接入和智能分析,融合12345热线数据,建立实时动态感知、任务智能生成、指令扁平派发、事件高效处置的管理闭环。

图片

  3.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市城运中心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管委考核区城运中心,区委组织部门按照任务清单考核区级业务主管部门,区纪委监委对部门及街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开展监督考评。目前已实现对全市16个区、224个街镇级城运中心所管辖的2409个责任网格、1560万个城市部件、87类城市管理事件和近7000名网格员的科学考核。

案例17

安徽省合肥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项目

——构建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风险处置机制,集聚百亿级产业集群

  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工作,通过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成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重点覆盖建成区水、气、热等年代久远的管网和人口密度大的高风险区、安全敏感区,织密城市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网。

  项目于2016年启动,投入使用以来,每日监测数据达500亿条,月均有效报警92.8起。较系统应用前,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协同推进高风险区域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统筹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建设和改造需求,对安全监管所需的智能感知设备,新建项目同步建设、原有设施分步加设,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不留死角。

  1. 建设安全运行系统。研发“前端感知、风险定位、预警联动”等关键技术,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开展全域示范应用,先后布设8.5万套各类传感设备,覆盖137座桥梁、7316公里管线,形成城市安全风险等级图。

图片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成后监测布点图

  2. 建立风险处置机制。成立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印发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响应工作规程,形成值班值守、风险报送、分析研判、技术支持、辅助决策等“全链条”预警处置机制,保证风险监测预警时效性和处置规范性。

图片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图片

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图片

  3. 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以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集团为龙头引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为技术支撑、众多产业链企业协作共进的生态圈。目前已集聚重点企业300余家,相关产业规模超500亿。

案例18

福建省福州市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建设项目

——通过多维指挥体系和运行体系建设水系科学调度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针对城区内涝频发、内河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亲自擘画并前瞻性地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嘱托,持续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及城区内涝防治工作。作为福州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水系联排联调是福州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城区水系治理机制的全国首创举措,针对城区易涝、内河黑臭等问题,通过改革创新、综合整治,打出了一套治污治涝的“组合拳”。经水系联排联调的成功实践,福州市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

  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采用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汇聚气象、水务、交通、住建、水利、公安等多部门基础数据,建设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项目建成后,城市排水防涝效率提高50%,内河调蓄效益提升80%,形成治水管水的长效管理机制。

  1. 建立联排联调指挥体系。水系科学调度系统整合建设、水利、城管等多部门管水权限,组合完善防洪、排涝、调水、污水治理等功能,实现联排联调中心一家统管,确保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的管控效率。

图片

  福州城区积水风险点智慧监测预警平台

  2. 构建监测、分析、调度三个体系。在主城区3126个点位布设监测感知和自动化控制等单元,构建形成了“眼、脑、手”三个体系,即监测体系打造“眼”,用于发现问题;模型运算打造“脑”,用于分析问题;自控系统打造“手”,用于解决问题。

图片

  AR巡河

  3. 注重平急两用。在汛时,水系科学调度系统是联排联调应急指挥的“最强大脑”,助力防台防涝;在非汛时,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则化身生态水系的管理工具,群闸联动,精准开展生态补水。

图片

闸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界面

案例19

上海市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更新项目

——通过空间优化、完善功能、科技赋能,将邻避设施转变为综合性功能场所

  垃圾中转站和街心花园融为一体?您听说过吗?在上海市静安区,这个不可思议的点子不仅成为现实,更神奇的是居民在公园休闲的同时,几乎闻不到垃圾的异味。这就得益于上海市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更新项目的实施。

  项目于2020年启动改造,经过对内部空间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科技赋能,从原来单一的生产作业场所转变为集作业、参观、科普、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大修后的中转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观考察络绎不绝,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图片

  1. 建立协调机制。区公安、城管、属地街道等充分研判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控因素,以属地街道为主体,做好周边居民的协调配合工作。

图片

  2. 充分尊重民意。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居民原有生活习惯,只改内部空间不改外部环境,施工期间二层街心花园保持对外开放,避免因整体改造导致居民焦点过度集中,影响项目正常实施,改造期间未发生12345市民投诉或信访事件。

图片

  3. 提升转运能力。项目规划设计时重点考虑在原有空间内做功能的调整分割,新增的会议室、除臭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场地等均在原场内空间腾挪。改造完成后,容积率未增加,但生活垃圾转运能力提升25%,日转运量从400吨提高至500吨以上。

运转大厅改造前后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