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 百年征程 > 党史故事
广东多地联动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 烽烟不绝读书声 守护文化教育火种
2021-12-23  09:59    来源:广州日报

展览.jpg

史料和展品展现了广东各级院校在战火中辗转迁徙办学的经历。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当马思聪先生创作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中响起,现场人们的思绪仿佛又被带到了80年前。这是马思聪先生1943年在粤北山村执教时所作。

  2021年12月8日,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邀请众多单位联合制作推出了“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主题展览。开幕式上,广州交响乐团的张毅以及“飞·粤弦乐四重奏”方海燕、郝宝珠、陈柏成、王一如等音乐家演奏了马思聪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选段两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乐曲。一幕幕烽火办学、大家云集的历史场景,徐徐展现。

  “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与省立中山图书馆同日开幕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纪念文献展”交相辉映。同时,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江门8地联动,通过举办专题展、重走大营救革命旧址、开展红色讲解员宣讲、开展馆校合作、组织纪录片放映等活动,回顾1941年这场大营救的伟大革命历程和感人事迹,为社会公众讲述共同的抗战记忆。

  “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1年12月,日军向香港九龙(简称“港九”)发起进攻。困于港九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等800多人处境万分危急。面对这一紧急局面,中共中央和南方局极为重视。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不怕牺牲,积极营救滞留在港九地区的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

  中共地下组织和数支武工队(港九大队前身)在此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大营救历时200余天,行程万余公里,足迹遍及中国的十余省市,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家属等800多人,如:何香凝、邹韬奋、茅盾、张友渔、柳亚子、胡风等。

  这场大营救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抗日奇迹,是粤港澳地区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地区历史文化融合的见证。

  在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的“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文献展”分“以笔救国 号声嘹亮”“凝心聚力 千里营救”“留存文脉 开拓未来”三大部分,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结合场景搭建、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描绘了八十年前粤港澳三地展开秘密大营救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展览甄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实物文献40余种,包括夏衍、茅盾、梁漱溟等被营救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后发表的纪实文章,抗战时期香港出版的进步报刊、抗日题材版画,以及连贯、黄秋耘等参与营救工作者撰写的相关回忆录等。

  广东高校在抗战中的迁徙与坚守

  “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分为“抗战爆发”“迁徙办学之路”“困境中的坚守”“胜利复员”“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五大部分,从蓬勃发展的广东文化教育讲到民族危亡时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坚守文化教育使命,并细数了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培正、培道中学等校为代表的数十所广东各级院校在战火中辗转迁徙办学的经历。

  在烽火岁月中,作为后方的粤北云集了大批知识分子与青年学子,他们在动荡流离中冒着战火、克服物资严重匮乏的困难坚持教学研究,以学术救国、读书报国的行动支援祖国的抗战救亡和建设,为民族的文化教育守护了珍贵的火种,也为今人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展览展出大量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史料,其中50余件抗战办学档案是首次和社会公众见面。这批档案涵盖了抗战爆发后广东文化教育机构遭受的损失,师生参与抗战救亡运动,各类战时教育政策,艰辛辗转的迁徙办学历程,以及粤港澳文化教育互助等方方面面,丰富了今人对华南教育抗战历史的理解和研究,并将在日后应用于华南研学基地的建设工作。

  展览还展出了一批珍贵的实物展品。近期在韶关市乐昌坪石镇塘口村原作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抗战办学旧址的民居中发现了一批教材、图册和校徽等历史遗物,这是抗战时期华南文化教育历史的珍贵实物证明。这批遗物由屋主无偿捐赠给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并首次在本展览中展出。

  中山大学哲学系借出了曾在粤北执教的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朱谦之先生的一批手稿和书籍。在这批珍贵文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中间粤北讲台开,战地春风桃李栽。坪石岭前歌剧闹,桂林洞里警钟哀。诲人不倦吾滋愧,抗敌图存志不灰。封豕长蛇终殄灭,夜深犹盼捷书来……”是民族危亡时坚守教育岗位的众多先辈学人的精神写照。

附件下载

-